關閉
關閉
關閉

《歡喜冤傢》

成人小說
字號:
A-
A+
欢喜冤家
第六章 伴花樓一時癡笑耍

世事紛更亂若麻,人生休走路頭差。

樽前有酒休辭醉,心上無憂慢賞花。

為何道慢賞花叁個字,隻因前一回因賞花惹起天樣大的愁煩來。這一回也有些不妙,故此說此叁個字。

且說來時臨安一個進士,姓王名羽,官至副使。為官斷事分明,不肯擅入人罪,受人私意。可惜這般好官,不曾修得些壽,早早死了。丟了萬貫傢私,付與孩兒王卞。這王卞長成二十歲,因方才滿得父喪,老夫人和氏正要與孩兒議一頭妻室,不能就緒。王卞與一窗友柏青,在傢中伴讀。二人情同道合,契若金蘭,終日不離左右。

一日,正值隆冬天氣,後園梅花正發,香氣襲人,公子聞之,喜不自勝。便道∶“柏兄,梅花香秀,香氣愛人。急宜賞玩,不可錯了花期。”分付王化傳上夫人,治辦酒肴於梅花樓上,與柏相公賞梅。柏青道∶“等得酒來,還有許久,和你先詠一着如何?”二人隨歩走入花園,見紅白相間,清香撲鼻。柏青道∶“對此名花豈無留贈,不免作詞數句,以助奇香。”王卞取了紙筆寫道∶佳卉放春,早花破凍。疑綿不暖,似玉而寒。瘦影樓窗,誰奇一枝綠萼;繁榮滿樹,忽看萬裡白雲。昏來月解寫真,曉起香為薰魄。燈憐韻勝,雪其神孤。皎潔鉛華,不向陽春鬥美;淒涼心事,縱教結子猶酸。真如淡服靓妝,奚減傾城嫣笑。爾乃天氣薄陰,寒風不勁,東郊北郭,靡不看來。

古驿頹垣,皆經詠遍。更闌人散,香魂與鶴相關。朝出暮歸,幽事為花不徹。帳助高人之夢,額成公主之桃。枕上春懷,琴邊詩典。仙去尚合,暗惜折來。何以為情,是用銀車玉桂,都尋歌舞名園。歲暮天涯,總立鄉園公案。忍教笛怨,更訴東風,賴是酒醒,能消落月。安得並刀叁尺,割去羅浮半邊。季冬望日,王卞戲書。

柏青接過手來看,稱讚不已。須臾列下酒肴,四麵開窗,清芬滿座。二人正方坐下,王化報道∶“蘇李二相公來拜。”王卞道∶“可請來同坐。”柏青將梅花詞籠入袖中。四人相見。四下坐開麵飲。吃至半酣,蘇友道∶“自古說道,遇飲酒時須飲酒,得高歌處且高歌。今日對此名花,豈堪默飲。久聞柏兄絲竹高於千古,若操琴恐手冷,求弄笛一番,不致梅花冷落。”柏青道∶“取笛來。”須臾笛到。拿在手中,調得純熟,吹將起來。清新可愛,真個玉笛一聲,柔腸叁斷。

正吹得清亮,隻得聽呀的一聲響,各人一看,恰是牆邊伴花樓上,開了兩扇窗榻。隻見兩個美人,慾笑含羞,側耳指說。掩掩遮遮,動人情興。那柏青放下笛,立起身來對看。王卞急止曰∶“不可,此乃白年伯之女。你今輕薄他,老伯聞知,成何體麵。”蘇友道∶“我聞白先生,隻有一位令愛,緣何有二位?”李友笑曰∶“他也道,我聞王公子止有一人,緣何倒有四人!”各人大笑起來。柏青道∶“他女人傢偷我梅香。”蘇友曰∶“還是你吹蕭引鳳。”大傢又笑。王卞道∶“他特來聽你妙音。反不湊巧,快坐了,吹與他聽。莫教他掃興而返。”柏青又吹起來。二女人聽了,歡喜自如。原來白小姐聽見吹蕭,侍女花仙,再叁要小姐同來,故此開窗而聽。小姐道∶“吹蕭的是何人?”花仙錯認道∶“正是王公子了。”小姐道∶“進去罷。”花仙道∶“說了王公子,便要回去。”小姐道∶”休胡說。”竟自去了。花仙獨自又看一回,竟不關窗,也自進去了。

天已將晚,各人痛飲一回,俱各醉了,一齊下樓。各人散別。柏青回房慾睡,又記着白傢窗子未關,放心不下。拿了笛與王化道∶“我因睡不着,再去看看梅花來睡。”王化道∶“外邊風冷。”柏青道∶“不妨。”他竟至牆邊一望,樓窗還是開的。他便坐在牆邊假山石上,取笛又吹將起來,花仙正走上樓,打點伏侍小姐去睡,聽得笛響,想道∶“王公子渾了,我趁小姐未曾上來,待我妝做小姐,喚他一喚,弄這書呆,看他怎樣瘋顛。待我笑笑兒着。”便靠在窗檻上,輕輕咳杖了一聲。柏青見了,喜出望外。他朝着窗一個大肥喏。花仙笑道∶“待我哄這書呆。”偶然袖中帶得黃柑一枚,擲到柏青身邊。連忙拾起一看,好不歡喜,急向袖中去摸,恰有青果數枚,待要丟上去,恐輕小打不到。道有了,摸着《梅花賦》,將幾個青果,包做一包,丟入樓窗。恰也有些湊巧,竟投在樓闆上,響了一聲。花仙撿了,正要打開來看,隻聽得叫喚,花仙應了一聲,關了窗,竟去了。柏青見閉了窗,如失了珍寶一般。正在癡迷之間,隻見王化走來,叫道∶“相公,夜深風冷,且去睡罷。”柏青把樓上望了一望,竟進書房。又把那黃柑在燈下看了又看,竟自着迷一般。正是∶隻因世上美人麵,壞卻人間君子心。

坐至叁更,方自上床睡,兀自夢中幾番驚叫。(看精彩成人小说上《小黄书》:https://xchina.fit)

且說花仙睡到次早起來。到密處打開包兒,看見幾枚青果,取來袖了。打開字兒,從頭一看,是一篇《梅花賦》。想到小姐倒喜詞賦看,隻說風吹到樓窗口,拾來的,與他看看也好。將來籠了,自己去梳洗,伏侍小姐。一應完了,小姐道∶“今日繡花手冷,做什麼消遣方好?”花仙往袖中取出花箋,放在桌上道∶“看看如何?”小姐從頭看遍,見王卞戲書,問花仙何以到此,花仙道∶“旋風剛剛吹送到樓窗檻上,我見了,取來的。”小姐道∶“王公子倒也是個清品,不枉了缙紳傢子弟。”花仙道∶“小姐,昨晚笛聲哀怨,也不減鶴喚猿啼,何不也做一詞消遣,有何不可?”小姐道∶“這也使得。”即濃磨香墨,展過花箋,寫道∶梅花吐秀。羌笛傳香,此時倦客登樓,何處鄰人邀笛。悲從氣出,寧知失志之流。巧作龍嗚,縱是從羌而起。蕭條楊柳,早已驚秋。歷亂梅花,非同寄遠,而寂聊清商之節,纖妙綠水之音。河內故人,賦成懷遠。平陽逆旅,奏是思歸。猿臂引而猿吟,鶴胫次而鶴唳。嶽陽樓上,春心飛滿洞庭;揚子津頭,別淚多如江水。況玉钗敲斷,鐵馬嘶殘。思婦瑣窗,恨計程之未到。征人沙碛,托夢以相求。便是一聲,已堪腸斷。那禁叁弄,更入花來。故雖郭氏長生,魂隨東女。石傢宋偉,怨切趙王。為寂寂之歌,作鳴鳴之調。城精猶能有意,山鬼讵獨無情。豈若名利不關,麥隴騎歸日暮。歲時作樂,杏花叫徹天明。信口無腔,未涉采菱延露。橫吹相和,不離野曲林歌。非驚多愁少睡之人,何有感慨悲歌之淚。

寫罷看了一回。花仙拿了一盃茶來,送與小姐。折了《梅花賦》,遞與花仙∶“不可與宜春這丫頭看見。”花仙接了,道∶“曉得。”

且說柏青,到次日天未明,就假做看梅花,就去看樓窗子。一日走上幾十次。

到晚又同了王卞,將晚酒擺在花樓上吃。將笛又吹上幾回。這晚,花仙伏侍小姐在下邊吃晚飯,故不曾開窗嗅他。柏青吹了一個黃昏,不見動靜,進房睡了。次日又去,不住的走。

其日王老夫人着孩兒往娘舅傢探望,王卞到書房,別了柏青道∶“小弟探親,恐今日不回,有失奉陪。”柏青道∶“請便。”王卞去了。柏青倒快活起來。未到晚,老夫人打點晚飯出來。王化接了,擺下。柏青道∶“可擺在梅花樹下,待我對花而飲,不然沒興。”王化隻得掇了桌兒,擺在樹下。他便自飲自篩,自吹自樂。

天色晚了,花仙又上樓伏侍。聽見笛響,他走到後邊,把窗開了一看,隻見柏青一人坐着吹蕭。花仙道∶“聞這王公子,年過二十,尚無妻室。想因孤枕難熬,前晚嗅壞了他。故夜夜在此着魔,待我再咳杖一聲,看他怎麼。”便杖了一聲。柏青擡頭看見小姐在窗前杖響,大了膽,朝著作一個深揖。花仙故意將手招他。柏青看着這樣高樓,如何可上。心上急了,連忙去把花樓梯子,重重的拿了,靠着牆,竟走上來。花仙見了,笑道∶“明日罷。”忙把樓窗關了。柏青聽見說明日罷,走了下來道∶“好了,今日進去,一定是明日了。”他把梯子竟不掇開,自傢歡天喜地的吃了幾盃酒,拿了蕭,到書房歇了。王化收拾殘肴剩酒,也不知樓梯一事,竟自睡了。

柏青一夜無眠,到次早,坐在書房細想道∶“白小姐為何一見留情,十分有意,他多分疑我是王公子了。況有梅花賦上邊王卞名學,故此容易。徜若今晚僥幸,隻可將機就計方可。徜若說出本姓,變卦起來,倒不便了。”準備了一日,幾十次走到園中。王化見他不住走,且說他着了花魔,再不知花仙一段情由勾引至此。

未晚之際,公子不回。夫人照每日規矩,次第將晚酒送出。王化也不問,竟依前排在梅花樹下。柏青拿了這管笛,又如昨夜吹將起來。這晚恰好宜春上伴花樓,耳內聽得園中吹響,他便開了樓窗一看,隻見一個戴飄巾絨服的後生,拿管笛兒吹着。宜春這丫頭,極口快的一個醜貨,便朝着柏青,不管一些好歹,亂叫道∶“再吹個我聽”。柏青着魔的了,隻道叫他,丟下了笛,竟上樓梯。宜春見了,動也不動,不住的看着。柏青竟至窗口,與宜春打個照麵。宜春叫道∶“王相公,上來何乾?”柏青見叫王相公,知是侍兒口角,便起疑心,在這晚是十八了,月色已上,仔細一看,十分醜惡。便朝着宜春麵上道∶“啐,真着鬼了。”便下梯走。宜春見他啐了一口,便惱將起來道∶“我好意叫他,隻道他要這物件,問他為何啐我一口。”想道∶“是了,大分是花仙在此,與他有了情。故有梯子靠牆,隻道我是花仙,上來勾當。見了我這般麵貌,有些不如意,便奚落我了。不要慌,待我在老爺麵前,搬他一場是非,方知我的手段。”說罷竟進去了。

且說花仙上樓,鬼窗兒開了,心下想道,何人開的窗。一望,隻見王公子在那裡坐着,花仙想道∶“這呆子隻管在此,恐後來被外人知道,怎生是好。不免生一個計較,絕了他念頭方好。”正在那裡想計,不想柏青早已看見正是小姐在窗口隱約,竟上梯來,不想下麵叫響,花仙應一聲去了。柏青走到樓上,見是一個空樓,他悄悄又走到前邊一望,方見小姐臥房在前樓。他不敢放肆,道千辛萬苦,上得樓來,難道又去了不成。小姐雖然下去,免不得就來,不免在此榻上睡下等他便了。

且說王化見夜深了,不見柏青,叫了幾聲,又不見應。想道大分進書房去了。

收拾完備,竟往廚下料理。

這宜春見白公獨在前廳看月,他走到白爺前道∶“老爺,宜春在小姐後樓,拾了兩張字兒,花花綠綠,不認得。送老爺看看。”白公接下,倒外書房燈下一看,見《梅花詞》。是王卞寫的。《笛賦》乃女兒筆迹,大怒。叫宜春,宜春恰好又往後樓去看那窗子關也未曾,早在榻上看見王公子,吃了一驚。連忙又至白公書房。

恰好叫着,道∶“來了。”白公道∶“你可知來什麼?”宜春道∶“老爺問。不得不說了。恐夫人小姐要見怪,故不敢說。”白公是個謹慎的人,道∶“不妨。我不與小姐夫人知道便了。”宜春道∶“老爺,這兩張紙,是小姐與花仙藏好的。道不可與宜春知道。我聽見了,故此偷來的。上邊想是寫我的,不必說了。方才後園王衙笛響,我去開窗一聽,隻見王公子傍了牆,走到窗前。見了我,啐了一聲,又下去了。方才去看樓窗,如今他倒高臥在伴花樓上,打酣着哩”。白公吃一驚道∶“小姐在哪裡?”宜春說∶“小姐與夫人在房裡,宜春不曾上樓。”白公心下想道∶“大分小妮子與王卞做下一手了,不必言矣。若一撩亂起來,非惟有沾傢門,亦且官箴壞了。且住,我想王卞大膽,竟上樓來,也非一次了。律有明條,夜深無故入人傢,非姦即盜。登時打死勿論。也罷,我有傢人王七,心粗膽大,以殺伐為兒戲。趁此機會,殺了他,把他屍首放在他自己園中。他傢又不知是我傢殺的,一來絕了後患。二來不露缙紳之醜。此為上計。”叫宜春∶“快喚王七來講。”

去不移時,王七來見。白公道∶“你可曾吃酒麼?”王七道∶“十分醉了。正困哩。聞知老爺呼喚,隻得起來。”白公附耳低言道∶“可至伴花樓上,如此,如此。回來重重有賞。”王化道∶“俱理會得。”白公付了一把寶劍,他竟自悄悄往後樓去了。白公叫宜春∶“你不可在夫人小姐前露一些兒話。若知道了,非惟夫人打罵,我亦不悅,斷不饒你。今可去伴着夫人,且慢慢與小姐上樓去。”宜春應了一聲,竟去了。隻見夫人小姐,正在窗下做些針線,全不知一點情由。

那王七去了半個時辰,領了這說話,禀道∶“老爺,事皆停當了。把屍首放在梅花樓下,把梯子放好在梅樓。小人走上假山,扒在牆頭,閉上樓窗,把樓上血迹揩淨,一路並無一點血痕。做得實是乾淨。求老爺重賞。”把寶劍也還了。白公道∶“明早賞你叁兩銀子,買酒吃。不可與外人知道。”王七道∶“小人雖是粗魯,這犯法的事,也曉得的,怎肯吐露。不須老爺分付得。”竟自出去了。花仙與小姐上得樓,已是四更時分,竟不往後樓看了。

且說柏青傢下,他父親在日,是個鄉科出身。做到通判任的。也有幾千傢事。

止生下兩個兒子。大的納監,尚未推選,回在傢下,喚名柏翠。第二子便是柏青。

他二人父母雙亡過了,因是日傢下有人與柏青議親,特來接他回傢商議。一個傢人竟至王衙來尋。玉化見說,隨引了傢人,往書房裡來叫。並不見影。王化道∶“大分又往花園裡去了。”同了來,往花園叫。又不見應。傢人道∶“敢是在你相公那裡去了。”王化道∶“我相公往親戚傢去了幾日矣。不在傢下。”傢人道∶“敢在假山後麵大解麼?”二人同去,往從梅花樓下過,隻見血淋淋倒在地下。仔細一看。嚨喉管是割斷的了。傢人叫將起來,驚得傢中大小一齊都到園中。看見都吃驚打怪的,不知何故被人殺死。柏傢之人一徑歸傢,報與大相公道∶“不好了,二相公殺死在王衙花園樓下了。”柏傢大小都吃了一驚,道∶“有何緣故,以至如此?”

柏翠道∶“王大相公怎麼說?”傢人說∶“那王化回道,不在傢幾日了。”柏翠道∶“人命關天,必須告官方見明白。”即時寫了狀子,呈在本府。府官見王卞名字,知是同年王羽之子了。便間柏翠∶“他是讀書之人,為何殺你兄弟?有證見麼?”柏翠道∶“殺死在王傢。雖有證見,何由知之,知府發與該房佥牌去捉。

差人出得府門,恰好王卞探親而歸,路經本府,不提防這樁公案,差人看見,認得王卞,一把扯住道∶“王相公,大爺奉請”。王卞道∶“是年伯了,有何事見教,待我歸傢換了公服來相見。”差人道∶“老爺也是私服,就在私衙一見。立等有話要講。”王卞不知情由,一竟進了衙門。

太爺坐在堂上,兩個差人扯定禀道∶“王生員拿到了,銷牌。”王卞方知有何事情,把巾兒除了,籠在袖中,跪在衙下。大爺道∶“有人告你,可知道麼?”王卞道∶“不知。”太爺把柏翠呈狀,着門子與他去看。王卞從頭一看,吃了一驚道∶“柏青乃年侄好友,隻因這幾日,往探親識,不在傢下,不知何故被人殺死。”

隻見柏翠也來跪下道∶“我想兄弟在你傢攪擾,或有言語之間,乘怒把他殺死,情是真的。全不思人命關天,怎生下得這般毒手。”王卞道∶“差矣,我不在傢,畢竟你兄弟有甚麼原故,方才是何人殺取,終不然無因而殺得的。”柏翠道∶“你如今抵賴,你說是何人殺的?我隻要一人抵命。定要尋你。”太爺道∶“且休得亂爭,待我慢慢問便罷。”着原差追王傢十兩燒埋,且買了棺材盛貯,擡上柏傢墳上安置,把王生員討保。柏翠禀道∶“太爺,人命重情,怎生討保!求大爺收監。”太爺道∶“不是,一來待他歸去,查訪個真實情由。或是何人下手,好分個皂白。二來年近了,一時難以問明。待次年燈後,待我與你成招便了。”柏翠想道∶“明是年傢分上,故意做情。待到開正,我往道裡告他,求他親審,不怕他不抵命。”隻得大傢出來了。

王卞到傢,夫人大眾又驚又苦,王化把連日在花園內吃酒吹笛原由細說。王卞一時難理會,請了差人地方,買了一付沙闆棺材,把柏青好好殡殓。王卞痛哭一場,拜奠一番。柏青大小看見,明知非是王卞所殺,叫了吹手,一如大喪,送出王傢門外。因此柏傢原要來打碎王傢物件,一來王卞母子又好,二來王傢人多,也動手不得。又怕太爺作惱,隻得隨了棺材,同到墳上安置去了。

且說柏翠又有鄰居,喚名吳叁,慣在人傢播弄是非,一個小人也,便對着柏翠道∶“怎不到道裡去告他,倒把他在人前誇口,道你是個鼈監生,有何用,自然歇手了。若把我,弄得他傢破人亡,到底要他償命。你若懼訟,我替你去告。把我做了證見,隻說某日拿了幾百兩銀子去納監,在王傢露白,即起不良之心,登時殺取。那時我上前一口咬定,說事是實的,就是不致償命,銀子也得他幾千,怎生就這般屁燒灰住了。”柏翠聽他這番言語,便道∶“兄肯出頭,借重老哥,容當重謝。”吳叁道∶“大丈夫一言既出,驷馬難追。也不用尊駕出頭,小弟明早代兄去一告便了。”

王卞隻說太爺做主,且到燈後,不過做些銀子把過柏傢,將就歇了。哪裡知道生出這段情由。其日,王卞正去謝太爺釋放之恩,出得門來,報道差到了。便走捉到道裡。不由分說,就要夾起來。被吳叁伶牙利齒,王卞哪裡對得他過。那道尊是個不明白的官府,定要夾起來,可憐那瘦怯書生,怎當得嚴刑重拷,隻得盡了招,定了罪,發下本司監了。王化得知,飛也似跑回,禀與夫人得知,夫人大哭,暈去幾次。傢下大小,無不下淚。王化道∶“事已至此,”不必哭矣。快打點酒食,送與相公。”拿了銀兩,同了幾個傢人,一齊進去。大傢哭起來。王卞道∶“拜上奶奶不可為我紀念。是我命該如此,你眾人與我好好伏侍夫人。”王化道∶“不須相公分付,待小人在此伏侍。眾人且回去了。天色曉了,不可久留。”禁子打發出門,把門上了鎖。

且說白公次日聞知,殺死的倒是柏青,聞王卞幾日不在。為何詞賦又是王卞名字,心下狐疑。看女兒形容,端然處子。況說是王卞入罪,又意在淡然。想道∶“莫非誤了”?也且不提。

再說花仙,得知此事,心裡暗想道∶“原來吹笛後生,喚做柏青。與王相公什麼相乾,隻不知為何殺死園中。料王相公又不在傢,怎生做出這一件奇事來。”也不在心上。

隻見一日,花仙着宜春往伴花樓去取一件衣服,宜春道∶“呵呀,我不去。”

花仙道∶“你為何不去?”宜春口是快的,又無主意的人。把那前情,猶如鬼使神差的一般直流了出來。花仙聽了道∶“冤哉,冤哉。可惜王相公無辜受罪。真是我害了他也。”宜春道∶“為何老父說字紙上有王卞名字?”花仙道∶“亦是我害他也。”宜春說了一番,竟自去了。花仙到晚上樓,與小姐將自己喚了柏青,並宜春告訴傢主,着王七殺死,置屍梅樓,陷王公子情由一說,小姐埋怨道∶“什麼要緊,這樣作呆。柏青死也是該的,害了王秀才,妾心何忍,顯些兒把我名節沾汙了。

那王老夫人止得這位公子,又不曾婚娶,絕了王傢後嗣,皆汝一身之罪矣。”花仙道“小姐不須埋怨,自古道,男女雖別,忠義一般。此事原因我一時作戲而起,豈惜一身,而陷無辜絕嗣乎。”小姐說∶“據你之言,為今之計如何?”花仙說∶“小姐,事雖未成,豈可輕說。我自相機而動便了。”

且說過了除夜,便是新正。傢傢圓節,處處笙歌。恰值本府太爺到白衙賀節。

傢人報將進來。白公穿了公服,出外迎接,花仙聞得太爺乃王公子年傢,甚是為着公子的,起了一點真心。他便走出廳來,全無忌憚,一膝兒跪在太爺麵前道∶“侍女花仙,有事禀上。”他將聞笛擲果之意,宜春之怨,王七之謀,細細的說了一番,道∶“原是因妾之戲而引柏子之狂,罪在於奴。實與王公子無辜。妾之一死允當。若移禍於良善,妾實不忽也。乞老爺將奴抵罪,放了王公子,則牢無屈陷之囚,實有再生之德。”太爺見說,立將起來,口稱∶“難得,難得,既如此,我即同你見道尊,你不可改移方是。”花仙道∶“出於本心,怎敢改移。”白公見了,隻得無奈,憑他去了。

太爺隨即換了素服,進了道中,將前事細陳一遍。道尊叫花仙,一一問明,竟喚柏翠當堂說了一番∶“這是你兄弟自取之禍,與王卞無乾。”柏翠道∶“老爺,這是王卞買出此婦來,故意遮飾。”道尊道∶“胡說,誰肯將刀割自己之肉。”便道∶“花仙,你如今是個正犯了,可畫了招,到牢裡去坐。”花仙慨然道∶“自然之理。何必再言。”該房即將原卷登時畫了供狀,即時取出王卞,當堂釋放寧傢,花仙發入女監坐下。這王卞也不知什麼來由;太爺與道尊將花仙之事,一一說明。

喜得王卞連忙叩首,去了枷鎖出了衙門。

王化飛也似告知夫人。母子重逢,又苦又喜。一傢門感激花仙。身居女流,有些意氣。我必然代他奏聞,出他之罪。

隻見白公聞得王卞回了,隻得上門來請罪。王卞道∶“這是晚生命該如此。與老伯何乾。”白公見他忠厚,況見他才貌,便道∶“向聞未有尊眷,可曾有了麼?”王卞說∶“尚未。”白公道∶“若不棄嫌,將小女贖罪。”王卞喜道∶“隻是不敢高攀,告過老母,央媒奉懇便了。”說罷,作別起身。王卞進內,與母親道其來歷,夫人歡喜。“向知小姐賢慧,不可惜了這般姻緣。”恰好蘇李二友來,一來賀節,二來相望。夫人便央他二人為媒。二友歡喜道∶“這是因禍而致福了。”王卞即時回拜白公。次日二友往白處議親,一說一成,擇日下禮,聘定了,尚未成親。

這花仙在監裡,小姐不時送酒食,送盤費,不必言。王公子感他有此俠氣,不時着人去望他。這酒肴日日着王化送去,這花仙倒也自在。

且說其年秋試,王卞入了叁場,中了舉。同春場又中了進士。觀政時,就上一本,為花仙戲言陷大,聖上發部知道,刑部復一本,柏青以深夜無故入人傢,應死無疑。然戲言之情,事屬暖昧,相應豁免無疑。聖上竟批着本處撫按速出。花仙得放歸傢,合門歡喜。王卞選了大理寺評事,歸傢完婚。與母親議曰∶“花仙女子,為情至此。孩兒不忍忘他。乞母親聘為次室,不在他為孩兒這番情義。”夫人大喜,遂央了蘇、李二人到白處說。白公有什麼推辭,遂一同送禮,擇日雙雙過門,成其大禮。諸親六眷,無不稱其好。柏翠也來稱圓。酒筵之間,與王進士道∶“前事在晚生竟已歇了,有一光棍吳叁自己出頭,又惹這番得罪。”王卞道∶“既有這般惡棍,何不早言,留在世間,害人不淺矣。”說∶“知道。”酒筵各散。歸房來看二位新人,真似一對嫦娥降於凡世。王卞感激花仙道∶“哪一人是二夫人,”花仙微笑而已,王卞道∶“怎麼有這般俠氣,使我好感激也。”花仙道,“若無那日,怎有今朝。”叁人又吃飲團圓酒席,同歸羅帳。一箭雙雕,可謂極樂矣。次日,拜了按院,遞了吳叁訪察。即時提去打了八十闆,尚不肯死,畢竟拖了牢洞。

看這一回小說,也不可戲言,也不可偷情,也不可挑唆涉訟,行好的畢竟好,作惡的畢竟不好。還是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這八個字無窮的受用。

總評∶梅花叁弄,浪思斷送。佳人纖手一招,反落狂生之魄,伴花樓上,笛韻與孤魄齊飛。知府臺前,俠氣並冤詞炳朗,輕薄子固當如是,俏丫頭亦復何辭。人弄梅花耶,梅花弄人耶,笛斷送人耶,人斷送笛耶,這妮子之頭到人耶。

色友點評
  • 任何人都可以發錶評論,注冊用戶會顯示昵稱,未注冊用戶會顯示所在國傢;
  • 本站崇尚言論自由,我們不設審查,但對以下情況零容忍,違反者會受到封號乃至封禁 IP 的處罰:
    • 發廣告(任何出現他站網址或引導進入他站的都會被視為廣告);
    • 暴力、仇恨或歧視言論;
    • 無意義的灌水;
    • 同一主題請以回復方式發錶在一篇評論中,禁止發錶多個評論影響其他色友閱讀;
    • 收起戾氣,文明討論;